当前位置:就医通 > 医院资讯 > 信阳县妇幼保健院相关资讯 > 权威专家解读:吃益生菌腹泻怎么办

权威专家解读:吃益生菌腹泻怎么办

发布时间:2025-04-26 11:59:58 举报/反馈

吃益生菌腹泻,可能是肠道不适应、益生菌质量问题、过敏反应、服用方式不当、本身存在肠道疾病等因素导致。

1. 肠道不适应:人体肠道内的菌群处于相对平衡状态,服用益生菌后,新的菌群进入肠道,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,引发肠道的应激反应,从而导致腹泻。一般这种情况在持续服用一段时间后,肠道逐渐适应新的菌群,腹泻症状会自行缓解。

2. 益生菌质量问题:如果益生菌在生产、运输或储存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进行,可能导致益生菌失活或受到污染。服用这样的益生菌不仅无法调节肠道菌群,还可能引起肠道感染,进而出现腹泻症状。此时应立即停止服用该益生菌产品。

3. 过敏反应:部分人可能对益生菌中的某些成分过敏,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腹泻,还可能伴有皮疹、瘙痒等其他症状。一旦怀疑是过敏导致的腹泻,应立即停用益生菌,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,如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、依巴斯汀等。

4. 服用方式不当:益生菌通常需要用温水冲服,如果水温过高,会导致益生菌死亡,失去活性。此外,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也可能影响益生菌的效果,甚至导致腹泻。正确的做法是用不超过40℃的温水冲服益生菌,且与抗生素间隔2 - 3小时服用。

5. 本身存在肠道疾病:如果本身患有肠炎、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疾病,即使服用益生菌,也可能因为肠道本身的病变而出现腹泻症状。这种情况下,需要针对具体的肠道疾病进行治疗,如使用蒙脱石散止泻,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调节肠道菌群,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等,具体用药需遵医嘱。

吃益生菌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。如果腹泻症状较轻,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,调整服用方式;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,应及时就医,进行相关检查,明确病因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。

文章来源:信阳县妇幼保健院
上一篇:3种营养食物,助力右肺上叶钙化灶康复

【免责申明:本文由第三方发布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,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,请发邮件至fw@familydoctor.com.cn,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。】

信阳县妇幼保健院 同城医院

信阳154中心医院

信阳市中心医院

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

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

信阳卫校附属医院

热门资讯

医院资讯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推荐

老年人吸茶烟,可能引发这些慢性病!

2025-08-17

老年人吸茶烟可能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、口腔疾病等慢性病。 [详情]

孩子长风疙瘩痒哭了,快用这招止痒

2025-08-17

孩子长风疙瘩瘙痒难耐,可通过了解风疙瘩病因、日常护理、外用药物、口服药物、及时就医等方式来止痒。风疙瘩医学上称为荨麻疹,病因包括食... [详情]

3个因素导致老人大便拉不出来,赶紧了解

2025-08-17

老人大便拉不出来,主要与饮食因素、肠道功能因素和药物因素有关。饮食中膳食纤维缺乏、水分摄入不足等情况,会影响肠道蠕动;随着年龄增长... [详情]

经常放屁康复期,这些药物助力恢复

2025-08-17

经常放屁可能由消化不良、肠道菌群失调、胃肠动力不足、肠道炎症、肝胆疾病等因素引起,可使用多酶片、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、莫沙必利、诺氟... [详情]

职场人士必知:鱼肝油和D3对视力保护的区别

2025-08-17

职场人士常面临视力问题,而鱼肝油和D3在视力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区别,包括成分、来源、作用机制、适用人群、对视力的具体功效等。 [详情]

同一医院文章推荐

孕晚期水肿严重,快速消肿的实用技巧

2025-07-08

孕晚期水肿严重可通过调整饮食、适当运动、正确休息、按摩以及借助辅助工具等方式快速消肿。 [详情]

可穿戴设备能监测总是放屁的问题吗

2025-06-22

可穿戴设备监测总是放屁的问题存在可能性,这与设备功能、检测原理、技术发展、准确性及应用局限性等方面有关。 [详情]

震惊!肛门瘙痒潮湿可能隐藏这些大病!

2025-06-22

肛门瘙痒潮湿可能隐藏着肛周湿疹、痔疮、肛瘘、蛲虫病、直肠脱垂等大病。 [详情]

经络保健结合奥氮平,为焦虑症康复添动力

2025-06-22

焦虑症是常见精神心理疾病,会出现过度担忧、恐惧等症状,影响生活质量。治疗焦虑症可采用经络保健结合奥氮平的方式,此外还可使用帕罗西汀... [详情]

错过夜跑最佳时间,你的脂肪可能在偷笑

2025-06-04

错过夜跑最佳时间,脂肪消耗减少、基础代谢率提升受限、激素调节受影响、运动积极性降低、生物钟调节效果不佳等。 [详情]

当前位置:就医通 >
纠正或补充信息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