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脾虚湿热可选用的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、二妙丸、藿香清胃胶囊、葛根芩连丸、香连丸等。
1. 参苓白术散:主要由人参、茯苓、白术、山药、白扁豆等中药组成。具有补脾胃、益肺气的功效。对于脾虚湿热导致的食少便溏、气短咳嗽、肢倦乏力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作用。方中人参、白术、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药;山药、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,兼能止泻;白扁豆、薏苡仁助白术、茯苓以健脾渗湿,均为臣药;砂仁醒脾和胃,行气化滞,是为佐药;桔梗宣肺利气,通调水道,又能载药上行,培土生金;炒甘草健脾和中,调和诸药,为使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补脾胃、益肺气之功。
2. 二妙丸:由苍术和黄柏两味中药组成。苍术苦温香燥,燥湿健脾,使湿无由生;黄柏苦寒,寒以清热,苦以燥湿,且偏走下焦,清下部之湿热。二者配伍,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,常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白带、阴囊湿痒等症状,对于脾虚湿热引起的下肢丹毒、湿疮等也有一定疗效。
3. 藿香清胃胶囊:成分包含广藿香、栀子、防风、南山楂、六神曲、石膏、甘草等。具有清热化湿、醒脾消滞的作用。可用于脾胃伏火引起的消化不良、脘腹胀满、不思饮食、口苦口臭等症状。方中广藿香芳香化湿,和中止呕,为君药;栀子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;防风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;南山楂消食化积,行气散瘀;六神曲消食和胃;石膏清热泻火,除烦止渴,共为臣药;甘草调和诸药,为使药。全方共奏清热化湿、醒脾消滞之功。
4. 葛根芩连丸:由葛根、黄芩、黄连、炙甘草组成。具有解肌透表、清热解毒、利湿止泻的功效。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、便黄而黏、肛门灼热等症状。方中葛根解肌退热,生津止渴,升阳止泻,为君药;黄芩、黄连清热燥湿,解毒止痢,为臣药;炙甘草调和诸药,为使药。诸药合用,可有效缓解脾虚湿热引起的肠道症状。
5. 香连丸:主要成分是黄连和木香。黄连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;木香行气止痛、健脾消食。二者配伍,具有清热化湿、行气止痛的作用。可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,症见大便脓血、里急后重、发热腹痛等,对于脾虚湿热引起的肠道不适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。
脾虚湿热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运化功能,导致多种不适症状。上述这些中成药在治疗脾虚湿热方面各有特点和适用症状。但在使用中成药时,应根据自身的具体症状和体质,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用,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。如果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内科就诊,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。
【免责申明:本文由第三方发布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,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,请发邮件至fw@familydoctor.com.cn,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。】
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:是什么在作响? [详情]
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[详情]
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[详情]
结膜囊在哪 [详情]
面部水肿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[详情]
老年人吸茶烟可能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、口腔疾病等慢性病。 [详情]
孩子长风疙瘩瘙痒难耐,可通过了解风疙瘩病因、日常护理、外用药物、口服药物、及时就医等方式来止痒。风疙瘩医学上称为荨麻疹,病因包括食... [详情]
老人大便拉不出来,主要与饮食因素、肠道功能因素和药物因素有关。饮食中膳食纤维缺乏、水分摄入不足等情况,会影响肠道蠕动;随着年龄增长... [详情]
经常放屁可能由消化不良、肠道菌群失调、胃肠动力不足、肠道炎症、肝胆疾病等因素引起,可使用多酶片、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、莫沙必利、诺氟... [详情]
职场人士常面临视力问题,而鱼肝油和D3在视力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区别,包括成分、来源、作用机制、适用人群、对视力的具体功效等。 [详情]
女生喉结突出是否影响身体健康,需从多种因素判断,包括遗传因素、内分泌失调、过于消瘦、疾病因素、药物因素等。 [详情]
儿童发烧是常见病症,物理降温、合理饮食、补充水分、使用药物、保证休息等方式有助于退烧,且在一定程度上比打针吃药更温和有效。 [详情]
增强CT后身体出现不适伤害可通过一般处理、药物治疗、心理调节、及时就医检查、后续康复护理等方式来处理,以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。 [详情]
可穿戴设备监测子宫小肌瘤对怀孕的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性,主要受限于监测原理、子宫小肌瘤特点、怀孕生理变化、数据准确性、专业诊断需求等方... [详情]
婴儿上颚发白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,如奶渍残留、鹅口疮、口腔溃疡、疱疹性咽峡炎、手足口病等。 [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