脸上的痘又红又硬又疼,可能是由痤疮、疖肿、皮脂腺囊肿感染、玫瑰痤疮、毛囊炎等因素引起。
1. 痤疮: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。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增加、皮脂分泌增加、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、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有关。又红又硬又疼的痤疮多为结节性或囊肿性痤疮,炎症反应较为明显。治疗时可外用维A酸类药物,如维甲酸乳膏、阿达帕林凝胶等,有助于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、溶解微粉刺和粉刺;还可使用过氧化苯甲酰,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、抗炎的作用;口服药物可选择抗生素,如米诺环素、多西环素等,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。
2. 疖肿: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,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。起初为红、肿、热、痛的小结节,以后逐渐肿大,呈锥形隆起。治疗早期可外用鱼石脂软膏、碘酊等,促进炎症消退;当疖肿成熟后,可切开排脓;同时可口服抗生素,如头孢呋辛、阿莫西林等控制感染。
3. 皮脂腺囊肿感染:皮脂腺囊肿是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,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。若囊肿发生感染,可出现红肿、疼痛。在感染初期,可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,如阿奇霉素、罗红霉素等;待炎症消退后,可考虑手术切除囊肿。
4. 玫瑰痤疮: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、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。在丘疹脓疱期,可出现又红又硬又疼的痘痘。治疗可外用甲硝唑凝胶、壬二酸乳膏等,具有抗炎、杀灭毛囊虫的作用;口服药物可选择羟氯喹、异维A酸等。
5. 毛囊炎:是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。高温、多汗、搔抓、卫生习惯不良、全身性慢性疾病、器官移植、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为常见诱发因素。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。治疗可外用抗生素软膏,如莫匹罗星软膏、夫西地酸乳膏等;病情严重时可口服抗生素,如头孢氨苄、左氧氟沙星等。
脸上出现又红又硬又疼的痘,原因多样,不同病因治疗方法有所不同。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皮肤性病科就诊,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进行治疗,切勿自行挤压或用药,以免导致感染扩散或加重病情。
【免责申明:本文由第三方发布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,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,请发邮件至fw@familydoctor.com.cn,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。】
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[详情]
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:是什么在作响? [详情]
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[详情]
结膜囊在哪 [详情]
结核杆菌是什么 [详情]
儿童感冒时,小柴胡颗粒和复方氨酚烷胺片能否一起用,需考虑药物成分、功效、适用症状、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。 [详情]
吐黑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,常见的有长期吸烟、吸入污染空气、肺部感染、支气管扩张、肺结核等。针对不同原因,有相应的应对方法,如改善生... [详情]
吃东西牙疼可通过中医体质辨识进行调理,常见的体质类型有阴虚体质、阳虚体质、气虚体质、湿热体质、血瘀体质等,不同体质的调理方法各有不... [详情]
宝宝一吃奶就哭闹,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,如口腔问题、喂养方式不当、消化不良、耳部不适、鼻塞等。 [详情]
大便呈现绿色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,包括饮食因素、药物因素、消化不良、肠道感染、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等。 [详情]
布洛芬是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,在服用时存在诸多痛点,如不了解适用情况、不清楚禁忌人群、不明白联合用药风险、忽视服用时间与食物的关系... [详情]
怀孕头晕是常见现象,康复方法有调整饮食、适度运动、改善生活习惯、心理调节以及必要时药物治疗等。 [详情]
小孩雀斑去掉时间受雀斑严重程度、小孩心理状态、生长发育阶段、皮肤修复能力、治疗方法安全性等因素影响。 [详情]
生姜蜂蜜水在四季调养各有秘诀,春季可解表散寒、提神醒脑,夏季能开胃消食、预防中暑,秋季可润肺止咳、滋阴润燥,冬季可暖身驱寒、预防感... [详情]
可穿戴设备助力脑神经衰弱康复具有一定优势,如实时监测、放松引导、改善睡眠、运动督促、数据反馈等。 [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