颜面部皮肤病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常见疾病,特别是夏季,紫外线强、气温高、湿度大,此外,各种微生物也开始大量繁殖,颜面部皮肤病随之呈高发趋势。中医治疗一些颜面部皮肤病具有优势,如痤疮、脂溢性脱发、黄褐斑、湿疹等。中医诸多典籍也记载了大量的治疗皮肤病,或者美容的方剂,如《太平圣惠方》、《圣济总录》里面便有近百首类似方剂。
皮肤病和普通内科疾病不同,尤其注重外治疗法,正所谓“外科之法,最重外治”。临床上经常就会根据药物以及皮肤病损的特点来配合使用外用药物,像干燥性皮肤常用的养阴润肤的中药,如北沙参、玉竹、麦冬、天花粉、淮山药、薏苡仁等;油脂性皮肤常用的中医外用药常起到收敛、通透和软化的作用,常常会用到瓜蒌、苍术、羌活、蒲公英等;皮肤色素沉着,常使用活血化瘀、美白的中药,如白芨、白术、茯苓、丹参等。
依据临床常见病症,我科现配置中药面膜粉。主要成分有:白芷、白术、白茯苓、白芨、僵蚕等。方中白术有健脾祛湿作用,能补益气血,善治脾胃气弱、肌肤失养所致的面色晦暗或黧黑斑,为古方增白之要药。白茯苓有祛除湿浊作用,且助白术健脾益气,对皮肤具有滋养作用。白芷祛风燥湿,其味芳香,能行气血,辟秽浊。白芨补肺益皮毛,能防止皮肤疾患诱发或者加重面色黧黑。我们中医有一个最重要的理论就是以色取色,因为这几味药都为白色的粉末,故使本方在调理肌肤以增白的同时,亦对面部瑕疵可以起到遮掩的作用。
外用方法:取外用药粉2勺,约20g,加入4倍清水调成膏状,如果过于浓稠,可稍添水调稀,均匀涂抹面部皮肤,约半小时后清水洗净,每天1次,连用1周为一疗程。天然的中药粉剂水分易挥发,必要时可外敷面部后再盖一层保湿面膜或湿纸巾,或混合适量蜂蜜,可更好锁住水分,提高疗效。
中医科门诊:二楼门诊部二号诊室
联系电话:020-61639593
上一篇:免疫力,我们永远的守护神
下一篇:肿瘤防治科普系列——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(大肠癌篇)
相关文章:
【免责申明:本文由第三方发布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,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,请发邮件至fw@familydoctor.com.cn,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。】
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:是什么在作响? [详情]
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[详情]
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[详情]
黄斑裂孔的发病原因及治疗 [详情]
结膜囊在哪 [详情]
职场人摆脱腿肿烦恼可通过适当运动、调整饮食、改善工作习惯、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等方法。 [详情]
职场人吃消炎药后喝酒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,如双硫仑样反应、肝损伤、胃肠道不适、影响药物疗效、增加意外伤害风险等。 [详情]
要远离甲分离,可从注意指甲卫生、避免指甲外伤、合理饮食营养、正确修剪指甲、谨慎使用美甲产品等方面入手。 [详情]
清洗沾染月经血的内裤,可采用冷水冲洗、使用肥皂或专用清洁剂、借助柠檬汁、利用食盐以及尝试双氧水等方法。 [详情]
雌激素水平低可能由生活方式、卵巢功能减退、内分泌疾病、药物影响、垂体疾病等因素引起。 [详情]
孕妇遇上鸡精味精,需从了解成分、控制用量、注意烹饪方式、选择优质产品、关注身体反应等方面进行明智处理。 [详情]
痔疮大便出血是常见肛肠问题,其用药秘籍涉及多种药物,如外用的痔疮膏、痔疮栓,口服的改善微循环药物、止血药物、清热凉血药物等。 [详情]
外阴瘙痒是常见妇科症状,其体质根源主要有湿热下注、肝郁脾虚、阴虚血燥、脾肾阳虚、气虚血瘀等。 [详情]
AI医疗预测浅龋自愈情况受多方面因素影响,包括口腔细菌种类与数量、饮食习惯、唾液分泌功能、牙齿自身结构和矿化程度、患者口腔卫生维护... [详情]
感冒吃糖的正确打开方式涉及糖的种类选择、食用时间、食用量控制、搭配食物以及特殊情况注意等方面。 [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