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标准受年龄、病情、并发症、治疗方案、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。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,包括空腹血糖、餐后血糖、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。
1. 年龄:年轻、病程短、无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病人,血糖控制标准相对严格。一般空腹血糖应控制在 4.4 - 7.0mmol/L,餐后 2 小时血糖应控制在 10.0mmol/L 以下,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 7.0% 以下。而老年糖尿病病人,由于可能存在多种合并症,低血糖风险增加,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。空腹血糖可控制在 7.0 - 9.0mmol/L,餐后 2 小时血糖可控制在 8.0 - 11.0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可控制在 7.0% - 7.5%。
2. 病情:新发糖尿病、血糖波动小、无明显低血糖发作的病人,应严格控制血糖,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。而有严重低血糖病史、预期寿命短、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的病人,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,以避免低血糖带来的危害。
3. 并发症: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病人,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,但也要注意避免低血糖。合并肾脏疾病的病人,血糖控制目标需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。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病人,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延缓病变进展。
4. 治疗方案: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,尤其是胰岛素剂量较大或使用中长效胰岛素的病人,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,以防止低血糖。而使用口服降糖药且血糖容易控制的病人,可相对严格控制血糖。
5. 生活方式:规律运动、合理饮食的病人,血糖控制相对容易,可按照较严格的标准控制血糖。而生活不规律、运动量少、饮食控制不佳的病人,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调整。
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标准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制定个体化的目标。严格但合理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,但也要避免低血糖带来的不良影响。病人应定期监测血糖,与医生密切沟通,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治疗方案。
【免责申明:本文由第三方发布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,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,请发邮件至fw@familydoctor.com.cn,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。】
黄斑裂孔的症状及治疗 [详情]
喉咙里的滋滋小气泡:是什么在作响? [详情]
结膜囊肿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[详情]
结膜囊在哪 [详情]
结核杆菌是什么 [详情]
老年人吸茶烟可能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、口腔疾病等慢性病。 [详情]
孩子长风疙瘩瘙痒难耐,可通过了解风疙瘩病因、日常护理、外用药物、口服药物、及时就医等方式来止痒。风疙瘩医学上称为荨麻疹,病因包括食... [详情]
老人大便拉不出来,主要与饮食因素、肠道功能因素和药物因素有关。饮食中膳食纤维缺乏、水分摄入不足等情况,会影响肠道蠕动;随着年龄增长... [详情]
经常放屁可能由消化不良、肠道菌群失调、胃肠动力不足、肠道炎症、肝胆疾病等因素引起,可使用多酶片、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、莫沙必利、诺氟... [详情]
职场人士常面临视力问题,而鱼肝油和D3在视力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区别,包括成分、来源、作用机制、适用人群、对视力的具体功效等。 [详情]
孩子锻炼盆底肌十分重要,关乎着孩子的身体发育、排尿排便功能、脊柱健康、运动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等。 [详情]
当处于空腹饥饿状态时,苹果、香蕉、葡萄、橙子、梨等水果是比较合适的选择。 [详情]
爱打嗝常见原因有饮食因素、胃部疾病、精神因素、神经系统疾病、药物因素、其他因素等。 [详情]
医生推荐的婴儿抱被包法有襁褓式包法、信封式包法、糖果式包法、斗篷式包法、飞机式包法等。 [详情]
更年期是否选择坤宝丸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,如症状表现、个体体质、药物成分及功效、药物相互作用、其他替代药物等。 [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