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症患者可按摩百会穴、印堂穴、太冲穴等穴位辅助缓解症状。抑郁症属于心境障碍,需结合专业治疗,穴位按摩仅作为辅助手段。
1、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。按摩该穴位有助于改善情绪低落、失眠等症状,可能与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分泌有关。可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3-5分钟,配合深呼吸重复进行。注意避免用力过度导致头晕。
2、印堂穴印堂穴在两眉头连线中点。刺激该穴位可缓解焦虑紧张情绪,对伴随头痛的抑郁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。按摩时用食指指节从下往上推揉1-2分钟,每日可重复多次。皮肤破损或炎症时禁止按压。
3、太冲穴太冲穴在足背第1-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该穴位属肝经,对情绪郁结、易怒等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状效果较好。可用拇指垂直按压至有酸胀感,持续2-3分钟后换另一侧。孕妇及下肢水肿者慎用。
抑郁症患者除穴位按摩外,需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,每日7-8小时睡眠。饮食可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、香蕉等食物。避免独处时间过长,建议家人陪同参与社交活动。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倾向,须立即到精神心理科就诊,配合抗抑郁药物如盐酸氟西汀胶囊、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规范治疗,切勿自行停药。
【申明:本文由第三方发布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支持服务,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,请发邮件至fw@familydoctor.com.cn,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。】
自闭症儿童多动可通过行为干预、感觉统合训练、药物治疗、家庭环境调整、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改善... [详情]
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、心理干预、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及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。该病... [详情]
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可通过药物治疗、心理治疗、社会功能训练、家庭干预及康复管理等方式改善症状。... [详情]
强迫症可能由遗传因素、神经生物学异常、心理社会因素、性格特征及环境压力等多重原因引起。 [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