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就医通 > 医院资讯 > 上林县中医院相关资讯 > 当你洗牙后感觉疼痛,这样缓解最有效

当你洗牙后感觉疼痛,这样缓解最有效

发布时间:2025-06-30 09:46:09 举报/反馈

洗牙后疼痛可通过调整饮食、使用脱敏牙膏、服用止痛药物、采用冷敷方式、及时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。

1. 调整饮食:洗牙后牙齿较为敏感,应避免食用过冷、过热、过酸、过甜及辛辣刺激的食物,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牙齿,加重疼痛症状。可以选择一些温软、清淡的食物,如小米粥、软面条、蒸蛋等,减少对牙齿的刺激。

2. 使用脱敏牙膏:市面上有多种脱敏牙膏可供选择,如含氟脱敏牙膏、氯化锶脱敏牙膏、氟化钠脱敏牙膏等。这些牙膏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封闭牙本质小管,降低牙齿的敏感性,从而缓解洗牙后的疼痛。使用时,将牙膏涂抹在牙齿上,轻轻按摩几分钟后再刷牙,坚持使用一段时间,会有较好的效果。

3. 服用止痛药物:如果洗牙后疼痛较为严重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止痛药物,如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、阿司匹林等。这些药物具有解热、镇痛的作用,能够有效缓解疼痛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服用药物应遵医嘱,避免自行用药。

4. 采用冷敷方式:在洗牙后的24小时内,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脸颊疼痛的部位,每次冷敷15 - 20分钟,每天可多次冷敷。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,减轻炎症反应,缓解疼痛和肿胀。

5. 及时就医检查:如果洗牙后疼痛持续时间较长,或伴有出血、肿胀、发热等症状,可能是洗牙过程中损伤了牙龈或牙齿,或者存在其他口腔问题,如牙周炎、牙髓炎等。此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就诊,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,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。

洗牙后出现疼痛是比较常见的现象,一般通过调整饮食、使用脱敏牙膏、服用止痛药物、冷敷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。但如果疼痛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,应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病情。在洗牙后,还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,正确刷牙、使用牙线,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,维护口腔健康。

文章来源:上林县中医院
上一篇:对比正常舌苔,舌苔白厚的婴儿该如何调养

【免责申明:本文由第三方发布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,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,请发邮件至fw@familydoctor.com.cn,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。】

上林县中医院 同城医院

新民市前当堡镇中医院

上海远洋医院

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

北京市延庆区医院

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

热门资讯

医院资讯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推荐

心疼!8周没胎心胎芽的孕妈该何去何从

2025-08-19

怀孕8周没胎心胎芽,可能是孕周计算错误、胚胎发育迟缓、胚胎停育、母体因素、环境因素等导致,可通过复查、调整生活方式、药物治疗、手术... [详情]

热点聚焦:权威专家支招应对下咽癌喉咙一侧疼

2025-08-19

下咽癌喉咙一侧疼是下咽癌患者常见症状,应对该症状可从疾病认知、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、放疗化疗、日常护理等方面入手。 [详情]

学会康复新液外用冲洗,日常皮肤小问题不用愁!

2025-08-19

日常皮肤会出现多种小问题,如皮肤溃疡、烧烫伤、蚊虫叮咬、痤疮、湿疹等,康复新液外用冲洗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。 [详情]

警惕!空气污染可能是一个乳头总痒的元凶

2025-08-19

空气污染导致乳头总痒,可能是由于污染物刺激、过敏反应、皮肤干燥、微生物滋生、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。 [详情]

胃饱胀不用愁,这几个方法帮你搞定!

2025-08-19

胃饱胀是常见的消化系统不适症状,可通过饮食调整、适当运动、药物治疗、腹部按摩、改善生活习惯等方法缓解。 [详情]

同一医院文章推荐

职场人士:利用碎片时间锻炼胸大肌的妙招

2025-07-27

职场人士可利用碎片时间通过墙壁俯卧撑、椅子飞鸟、办公室哑铃操、利用楼梯扶手锻炼、借助门做拉伸等方式锻炼胸大肌,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且无... [详情]

水质差引发氟斑牙,小偏方有妙效

2025-07-19

水质差引发氟斑牙主要是由于水中氟含量过高,影响牙齿发育。治疗氟斑牙可采用美白牙膏刷牙、冷光美白、牙齿贴面、烤瓷牙修复、洗牙等方法。 [详情]

当你洗牙后感觉疼痛,这样缓解最有效

2025-06-30

洗牙后疼痛可通过调整饮食、使用脱敏牙膏、服用止痛药物、采用冷敷方式、及时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。 [详情]

对比正常舌苔,舌苔白厚的婴儿该如何调养

2025-05-21

对比正常舌苔,舌苔白厚的婴儿可通过调整饮食、保证充足睡眠、适当运动、合理用药、中医调理等方式调养。 [详情]

3招搞定!婴儿呼吸声音重像鼻塞的困扰

2025-04-20

婴儿呼吸声音重像鼻塞,可能由鼻腔分泌物堵塞、上呼吸道感染、过敏性鼻炎、腺样体肥大、喉软骨发育不良等因素引起。可通过清理鼻腔、药物治... [详情]

当前位置:就医通 >
纠正或补充信息 ×